病因症状 波前像差技术—近视手术发展方向!


    转载常征主任医生博客: http://changzhengdr.blog.sohu.com/107848326.html

  28岁的陈小姐2年前接受了普通LASIK近视手术矫正700度近视。术后视力达1.2,但是2年来每当夜间开车时,对面来车的眩光、路灯模糊、带着长长尾巴的光线令她产生恐惧,寻求各医院眼科得到的答案都是视力正常且无任何异状,令她困扰不已。是什么原因造成陈小姐夜间眩光和视觉质量降低呢?

      已经引入我国多年的传统LASIK手术可处理90%-95%的低阶像差(如近视、远视、散光),手术后视力都能达到1.0至1.2。但是5%-10%的高阶像差(球面像差、彗星像差、三叶草、四叶草像差、像场畸变等)没有矫正,部分人群发生夜间眩光、光晕、重影、不规则散光、对比敏感度以及夜间视力下降。像陈小姐这样接受传统LASIK手术后,对视觉效果不满意的人群,初的美好愿望是试图通过手术获得好视力,但是,因为其眼部的高阶像差没有得到修正,从而导致术后视力不良。


  傍晚时分的正常街景

部分人群接受传统的LASIK手术后的眩光与光晕

  我国在2003年引进美国威视波前像差技术,期间经历了三次技术升级,可以对高阶像差与低阶像差进行同时矫正。五年来,利用威视波前像差技术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实施LASIK手术200多万例,临床观察数据证明,接受波前像差手术的人群与相似情况接受传统LASIK手术人群相比较,在手术中,新产生的高阶像差比例明显减少,手术后残余高阶像差更是明显降低,术后眼球的各级像差搭配更加合理。实际上,多数接受“个性化”波前像差引导手术的近视人群在术后一到两月以内,视力与传统LASIK手术的差异还不太明显,往往在术后六个月左右,越来越显示出在高阶像差方面的改善。其中95%的受术者显示出在彗星像差方面的改善,90%的受术者显示出在(trefoil)三叶草像差方面的改善,88%的受术者显示出在球面像差方面的改善。根据主观调查问卷的反馈,由于更好的夜视能力、眩光和光晕症状消失,这部分波前像差技术受益者更满意他们的术后视力。

      博主本人曾利用波前像差技术对一些已经发生眩光、光晕、重影、不规则散光、对比敏感度以及夜间视力下降的传统LASIK手术后病人,实施改善用途的二次增效手术。在这些有抱怨的术后人群当中,包括多年以前接受过PRK激光手术和传统LASIK手术后,矫正视力(BCVA)发生回退的病人,还有一些由于术后不规则散光和高阶像差比例明显增加导致视物不清的人群。再次实施波前像差增效手术后的天,在主观裸眼视力(UCVA)和客观视觉质量方面都有重大改善,他(她)们看起来都特别开心。我们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波前像差技术引导的近视手术,完全排除了设备操作人员发生人为错误的潜在可能性,证明了手术的性与零误差。理所当然地成为不断追求真正“个性化”手术效果的医师与近视人群不二选择。如果近视朋友们没有经济条件上的困扰,我们都会劝导他(她)们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因为无论是性、性、稳定性方面,波前像差手术都代表着近视手术的发展方向。

 

微信扫一扫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