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症状 如何正确辨别娃娃“真假斜视”


        什么是斜视呢?斜视俗称“斗鸡眼”,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
 
        近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小儿斜弱视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小亮,外观上看起来父母都觉得他眼睛有问题好像对眼,但到医院检查的结果却不是的,这让父母惊讶不已。贵阳爱尔眼科小儿斜弱视门诊胡主任介绍到有不少孩子的对眼属于一种“假象”。比如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眼肌和鼻梁的发育还不完善,鼻骨很难完全支撑起眼眶,令眼眶低陷,两眼距离变近。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对视就很容易觉得宝宝是对眼。孩子长到2—3岁后,鼻梁会慢慢发育成熟,这种假象也会随之消失。那么哪些情况容易被误解为斜视呢?
 
        1.内呲赘皮。这种情况容易误认为是内斜,也是假性斜视中多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内呲赘皮遮盖了眼内呲部,严重的可遮盖部分巩膜,以至于鼻侧巩膜暴露的比颞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内斜视(对眼)的感觉。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鉴别的方法是将患儿鼻根部皮肤捏起,鼻侧巩膜暴露多些,“内斜视”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小儿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间;或用交替遮盖一眼的方法检查眼位来鉴别。
 
        2.瞳孔距离过小。庆治疗斜视专家表示,当两眼眶距及瞳孔距离过小时,会给人有内斜视的感觉。
 
        3.婴儿间歇性内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两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引起两眼内聚,出现间歇性内斜视,4-6个月后,当眼睛开始调节时,内斜可自行消失。
 
        贵阳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3—4个月里有对眼情况很正常,但如果孩子到了两三岁,还有对眼现象,就建议及早带小孩去专业眼科医院辨别,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